田湉(TIAN Tian):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学博士,设计学博士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舞蹈系访问学者;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分场导演;2018上合峰会编导组组长;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联合艺术家;“培青计划”委约编导;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汉唐舞传承与创作中心艺术总监;鼓楼西剧场田湉汉唐舞创作中心艺术总监;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2022《古韵新声》栏目舞蹈总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中秋晚会”舞蹈总监;湖南卫视2022第14届金鹰节开幕式暨文艺晚会舞蹈总监。
代表作汉唐舞蹈剧场《俑》系列、获奖作品群舞《散乐图》、群舞《富春》、双人舞《蹲蹲舞我》、数字交互舞蹈作品《瑰丽-犹在镜》《西河剑器》《平行》《宇宙手谈-AI棋迹》;实景演出《元》《有朋自远方来》《大唐女皇》等。
教育经历
2001-2005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汉唐古典舞专业方向,本科
2005-2008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汉唐古典舞专业方向,硕士,导师孙颖
2011-2015年,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理论专业,博士,导师叶朗
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古典舞的形式研究》评为2015届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2014.8-2015.4,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访学
2018.7至今,张艺谋工作室项目博士后在站(湖南大学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流动站),室内外大型活动导演方向,导师张艺谋、何人可。
教学实践
2008年至今 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编导系、中国古典舞系、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系部,承担《中国古典舞(汉唐)风格训练课》《中国古代舞蹈教程》等训练课程。
2013年至今 为北京舞蹈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公选课《梨园舞蹈形态基础(旦科部分)》《梨园舞蹈形态基础(丑科部分)》(该课程2015年获“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
创作实践
2023年10月1日,汉唐舞蹈剧场《俑III》演出于“2023深圳大湾区舞蹈周”。
2023年9月23-24日,汉唐舞蹈剧场《俑III》演出于陕西大剧院歌剧厅。
2023年7-9月,担任2023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舞蹈总监。
2023年8月10-21日,汉唐舞蹈剧场《俑III》“保利”巡演,演出于沈阳盛京大剧院、鄂尔多斯大剧院、山西大剧院,以及海口湾演艺中心剧院。
2023年6月13-14日,汉唐舞蹈剧场《俑》的集萃演出于北京老舍剧场。
2023年6月10-11日,汉唐舞蹈剧场《俑》的集萃演出于北京吉祥大戏院。
2023年4月25-27日,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作品《散乐图》获本届“荷花奖”。
2023年4月25-27日,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作品《富春》获本届“提名奖”。
2023年4月15日,中国舞蹈家协会委约创作舞蹈剧场作品《吉金》,首演于“第八届中国舞蹈节”云南省博物馆空间。
2023年4月7-9日,汉唐舞蹈剧场《俑III》演出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
2023年2月11日,汉唐舞蹈剧场《舞乐汉唐》演出于南京建邺文化馆剧场。
2022年12月30-31日,汉唐舞蹈剧场《俑III》演出于深圳万象天地剧场。
2022年11月9日,河南卫视x快手“国潮盛典”编排开场舞蹈《三彩闹千灯》。
2022年11月4日,编排第十四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开幕式暨文艺晚会舞蹈节目《中国》等。
2022年6月,编创辽代乐舞作品《散乐图》获2022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比赛辽宁省赛第一。
2022年8月21日起(长期演出项目),全域驻场行浸剧场《元》演出于北京Temple东景缘。
2022年7月23日,汉唐舞蹈剧场《俑III》作为闭幕演出参加“深圳大湾区舞蹈周”,演出于深圳龙岗艺术中心。
2022年7月20日,汉唐舞蹈剧场《俑III》演出于泉州大剧院。
2022年7月13-14日,汉唐舞蹈剧场《俑III》演出于广州大剧院。
2022年1月-12月,任中央电视台一套《古韵新声》舞蹈总监,编创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节庆晚会《飞龙在天》《扇舞仁风》《剑魂》《五色缕》《女郎织女》等作品。
2022年3月8日,汉唐舞蹈剧场《俑III》演出于佛山大剧院。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和平鸽环节《雪花》分场导演,“一鸽都不能少”家喻户晓。
2022年1月3日,北京鼓楼西剧场田湉汉唐舞创作中心成立,演出《俑》系列集萃。
2021年10月30-31日,汉唐舞蹈剧场《俑III》演出于杭州运河大剧院。
2021年10月19日,为浙江省歌剧舞剧院创作作品《富春》,获江南舞韵舞蹈作品比赛“十佳”作品(排名第一)。
2021年9月21日,为北京东景缘艺术园区导演、编排沉浸式多媒体驻地实景演出temple《元》。
2021年9月21日,为中央电视台2021中秋晚会编排舞蹈《春江花月夜》。
2021年5月27日,《蹲蹲舞我》入围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比赛,获提名奖。
2021年5月1日,汉唐舞蹈剧场《俑II》演出于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道喜剧场。
2021年4月12日-5月5日,影像作品《复活》展映于《云聚——中国舞蹈家协会环境舞蹈影像展》。
2021年3月12-13日,汉唐舞蹈剧场《俑III》委约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作为联合艺术家作品演出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
2021年2月,与自得琴社合作,为和平精英手游创作乐舞《沙海奇匣志》
2020年9-12月,担任腾讯s级电视剧《张公案》舞蹈总监
2020年11月,为张艺谋导演电影《一秒钟》编排mv舞段
2020年11月19-24日,为腾讯TGC数字文创节编排数字交互舞蹈《宇宙手谈-AI棋迹》
2020年11月8-9日,作品《俑》系列演出于“大凉山国际戏剧节”
2020年10月1日,为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编排舞蹈第一篇章《花好月圆》、第三篇章《家国万里》
2020年9月-10月,作品《俑》系列参加中国舞蹈家协会及中共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合办的“大理舞蹈季”
2020年9月21-22日,作品《蹲蹲舞我》演出于中国舞蹈家协会2020“首钢园”环境舞蹈展演
2020年8月,作品《俑-蹲蹲舞我》受邀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演出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
2020年5月,数字交互舞蹈作品《Parallel》,入围unity商汤科技艺术大赛,获二等奖
2020年2月,导演舞蹈影像作品《-ese》入围“lift-off”伦敦电影节
2019年12月-2020年1月,北京嘉德艺术中心驻地演出——“瑰丽-犹在镜”多媒体光影沉浸表演,作为导演、编导,编排“洛神”“云轴”“百花图卷”等舞段
2019年11月26日,作品《俑2》片段演出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舞蹈季——中国舞蹈优秀作品集萃展演”
2019年11-12月,数字舞蹈影像作品《致敬包豪斯》入围意大利卡塞塔电影节Intimalente Film Festival, 巴西IMARP Dance Show – Moving Image 舞蹈展映、及第二届中国舞蹈影像展《舞蹈-影像与未来的对话》,展映于巴西、意大利、中国北京
2019年10月25-26日,作品《俑2》演出于“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戏剧学院新空间剧场
2019年10月6日,“一同走过——新中国舞蹈艺术70年”,编排交互表演舞蹈《俑2.0》,演出于国家大剧院东展厅
2019年10月5-7日,“一同走过——新中国舞蹈艺术70年”,为舞蹈艺术家唐诗逸编排数字交互舞蹈作品《西河剑器》,演出于国家大剧院东展厅
2019年8月,中国当代舞蹈双年展showcase演出《俑2》片段,上海长宁区刘海粟美术馆
2019年9月,作品《胡服美人图》演出于四川(成都)当代舞蹈艺术节
2019年5月,作品《俑》《梨园》受邀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翡冷翠欧洲舞蹈节”Fabbria Europe dance Festival,以艺术家、编导、演员身份演出
2019年4月,为“瑰丽-犹在镜”制作多媒体光影沉浸表演,作为导演、编导,编排“洛神”舞段,演出于南京德基美术馆
2019年4月,作为驻地艺术家,制作在地演出项目《illuminating》(《照亮》),演出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编排《簪花》《塞外》《行行》《娑娑》等舞段
2019年3月2-3日,群舞《YONG I-II-III》获北京文化艺术基金项目支持,演出于北京蓬蒿剧场
2018年,作为“上合峰会”编导,负责第一二篇章的舞段编排
2018年,作品《俑2》入选中国舞协“培青”计划,3月9日-11日演出于隆福小剧场、重庆师范大学剧场以及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入选“第九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
2017年,小舞剧作品《角儿》获国家艺术基金,入选“第八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9月演出于北京蓬蒿剧场
2017年,作品《俑》入选中国舞协“培青”计划,11月28日演出于国家大剧院
2016年,双人舞作品《共在》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人才作品创作项目”,2016年12月29日演出于北京舞蹈学院黑匣子剧场,2017年9月18日演出于北京蓬蒿剧场,2017年12月17-19日参加“AMNUA第五届戏剧节”,演出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2015年,编创作品《丝路随想》参加第三届“荷花少年”全国(中学)校园舞蹈大赛,获优秀编导奖
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交流,编创作品《Chiaroscuro》《Co-existence》等参赛并演出
2013年,作为演员、编导,作品《六幺》参加“第十届首尔国际舞蹈比赛传统组”决赛,获三等奖
科研成果
主持(独立完成)项目9项,其中三项在研:
2018年至今,中国博士后基金会第64批面上项目“人机交互中的身体表达及其形式创造”
2018年-2021年,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人才项目“梨园舞蹈丑科形态研究”
2017年至今,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民族身体的想象性重塑——世界格局中中国性舞蹈的构形研究”
2019年至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中国民族舞蹈学科理论体系子项目“民族舞蹈编创理论研究”
2014-2016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青年项目“1954-2014:中国古典舞理论文献整理与研究”
2015年,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社科面上项目“中国古典舞形式研究发轫”
2016年,北京舞蹈学院科研项目“汉唐古典舞学术历程考”
2013年,北京舞蹈学院科研项目“当下中国古典舞的形式呈现”
2011年,北京舞蹈学院科研项目“孙颖艺术思想研究”
参与项目
2019年至今,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中国舞剧的历史脉络、创作实践与发展态势研究(1949-2019)》,子项目成员。
出版专著
2021年,知识产权出版社,教材梨园舞蹈丑科形态基础(光盘版)
2020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编著《中国古典舞论文选编1949-2019》
2017年,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教材《梨园舞蹈形态基础》(光盘版)
2017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专著译本《Exploring on the Form of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201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专著《中国古典舞的形式研究》
发表论文
先后在全国CSSCI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陆续发表了论文47篇。
[1] 汉唐舞蹈剧场中的数字交互实践,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3-08(1).
[2] 用舞姿连通古今,人民日报,2023-06-10.
[3] 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作品《散乐图》《富春》创作谈,舞蹈,2023(3).
[4]“武术也是中国古典舞肢体语汇的创新路径”
——吕梓民、华宵一访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3(3).
[5]无心巧合,竟似古人寻我:我“从文物里面舞出来”
——田湉访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3(3).
[6]舞蹈剧场的中国历程:特征、风格与形式,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2(4).
[7]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雪花》:创意理念、编排策略及其交互设计,舞蹈,2022(3).
[8] 多项前沿技术,共筑一朵“雪花”
——2022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表演中的科技之光, 中国艺术报,2022-02-23.
[9] 数字交互舞蹈:脉络、原理及其中国实践,中国文艺评论,2021(3).
[10] 汉唐舞蹈剧场《俑》系列创作手记,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1(1).
[11] 杨箕田野的一朵花:二高访谈,舞蹈札记(香港),2021(1).
[12] 数字交互舞蹈的编舞原则及其身体策略.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0(6).
[13] 民族身体的想象性重塑.民族艺术研究,2020(5).
[14] “作品是最好的老师”——韩真、周莉亚访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0(4).
[15] “冷”与“热”: 中国舞蹈创作之形式博弈.艺术评论,2020(3).
[16] 个人-民族:当代中国舞蹈创构观.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0(z1).
[17] 戏剧构作,为编舞提供了什么?舞蹈,2019(1).
[18] 跨界的身体表达及其交互模式初探.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9(3).
[19] 梨园舞蹈丑科科范研究.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5).
[20] 中国古典舞剑舞发展历程回顾.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6).
[21] 舞蹈戏剧构作在中国.民族艺术研究,2018(3).
[22] 身体“不纯”:当代舞蹈剧场中的身体表达.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6).
[23] 舞蹈戏剧构作的三个原则——“舞蹈戏剧构作本土化处理研究工作坊”北京站纪实. 舞蹈,2018(2).
[24] 历史意识下民族身体的剧场构建——舞作<俑>创作笔谈. 艺术评论,2018(3).
[25] 不辍,一生为艺——吕艺生访谈录. 文艺研究,2017(5).
[26] 中美芭蕾的对话与比较——专访美籍华人舞蹈家蒋齐. 舞蹈杂志,2017(8).
[27] 刘冠详的形式世界——评中国舞蹈十二天作品“我知道的太多了”.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5).
[28] 中国古典舞的审美构形:重建与复现.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2).
[29] 中国古典舞的理论发展历程1954-2014——以《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舞蹈论丛》《舞蹈艺术丛刊》《舞蹈研究》五类舞蹈学术期刊为对象的梳理与研究. 民族艺术研究,2016(1).
[30] The Construction of “Tradtional”: Imagnative Reshaping of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in an Internaitonal Context. Creative Arts in Education and Therapy: Eastern and Western Perspectives,2016(3).
[31] 中国古典舞初期的形式建构.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1).
[32] 建构“传统”:中国古典舞的历史之维.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4).
[33] 建构“传统”:中国古典舞的戏曲之维.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2).
[34] 中国古典舞形式研究发轫. 民族艺术研究,2014(2).
[35] 孙颖古典舞理念中的“反”.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增).
[36] 中国古典舞的“古典”刍议. 民族艺术,2013(3).人大复印资料,舞台艺术,2013(4)转载
[37] 台湾“汉唐乐府”梨园舞蹈形式考.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3).
[38] 中国汉唐古典舞“半月”形态构成之研究. 民族艺术研究,2013(6),收录于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舞蹈美学与舞蹈教育论坛”论文集.
[39] 万素语录——来自北京舞蹈学院7A 教室的编导课堂笔记. 舞蹈研究,2013(4).
[40] 中国古典舞的“语言”和“言语”,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4).人大复印资料,舞台艺术,2012(2)转载
[41] 孙颖艺术创作中的“现实主义”.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4).
[42] 当代舞人要有美学建设的自觉. 中国舞蹈报(2010年8月20日).
[43] 舞蹈美学与舞蹈教育论坛综述.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3).
[44] 桃李有言. 舞蹈研究,2010(1).
[45] 孙颖与他的“铜雀伎”.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1).
[46] “六代舞”名实辩. 获得“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论文组三等奖 2009.8.[47] 孙颖艺术思想描述.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增).
由于学术论文转载率和引用率,2016年入围“全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
附1:代表作-剧场作品剧照
小舞剧《角儿-丑》
2017.9 国家艺术基金作品 蓬蒿剧场
小舞剧《角儿-旦》
2017.9 国家艺术基金作品 蓬蒿剧场
群舞《俑1》
2017.12 “培青计划“委约作品 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组舞《俑2- II》
2018.12 国家大剧院歌剧厅,“舞典华章”优秀舞蹈作品展演
组舞《俑2- III》
2018.11 “培青计划“委约作品 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组舞《俑2- 群舞》
2018.11 “培青计划“委约作品 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胡服美人图》
2019.9 四川当代舞蹈艺术展演
《塞外》
2020.8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
《簪花》
2020.8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
《蹲蹲舞我》
2020.8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
附2: 代表作-数字交互舞蹈作品剧照
数字交互舞蹈《西河剑器》
2019.9-10 国家大剧院“一同走过——新中国舞蹈70年”展
数字交互舞蹈《俑2.0》
2019.9-10 国家大剧院“一同走过——新中国舞蹈70年”展
舞蹈影像《致敬包豪斯》
2019.12 第二届中国舞蹈影像展(撷英展映)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剧场
光影舞蹈演出《瑰丽-犹在境》
2020.1 北京嘉德艺术中心
AR数字交互舞蹈作品《Parallel》
2020.6-7. Unity商汤科技艺术大赛二等奖
《宇宙手谈-AI棋迹》
2020.11 海南腾讯“数字文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