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音乐学院前身为1940年创办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音乐系,这里人才辈出、群贤汇聚。原重庆国立音乐院院长杨仲子先生、吴伯超先生,原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张洪岛先生等诸位先生都曾在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音乐专修科担任过主任。
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音乐学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音乐表演2011年入选全国第七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学院于1984年获得音乐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音乐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舞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各1个,同时招收音乐学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此外,音乐与舞蹈学被列为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一体两翼”办学模式,秉承“教、学、演、创、研”五维一体发展格局,坚持“四个服务”办学方向,对标音乐学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厚植音乐师范传统,聚焦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重点方向,强化学科和专业内涵建设。学院培养了著名音乐学家伍国栋、陈铭道、李方元、何晓兵,著名舞蹈学家袁禾,著名歌唱家李丹阳、张卓,全国模范教师董晶晶等一大批活跃在国内外舞台、演艺团体、大中小学及文化艺术机构从事教育、研究、表演和管理的优秀人才。
艺术团体
学院现有交响乐团、民族音乐合唱团、民乐团、舞蹈团等10余个艺术实践平台,各乐团实施四年一贯的艺术实践课程化管理制度,并已走上专业化、项目化运作的发展方向。自2005年来,学院交响乐团、民乐团连年担任国家三部委“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乐团。交响乐团2011年登上国家大剧院举行“建党90周年专场演出”获得圆满成功,2012年被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教委授予“重庆青年交响乐团”荣誉称号。学院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爱国主义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1人,具有博士学位和演奏家文凭教师23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和有海外学习经历35人,聘有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Dan Goble,德国作曲家Granzin Rainer,歌唱家李丹阳、孙维良,音乐家杨和平,箜篌演奏家鲁璐等16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客座(兼职)教授。
人才培养
学院办学方向明确,教育质量严格,培养了一大批在各大中小学校、演艺团体及文化艺术机构从事教育、研究、表演、管理的优秀人才。学生在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高校音乐学(师范类)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比赛等重要赛事和其它国内外各级各类专业比赛中屡获佳绩。目前在读全日制本科学生860余人,硕士研究生150余人。培养达成率95%以上,毕业生就业率93%以上。
对外交流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意大利、加拿大、匈牙利、捷克、芬兰、俄罗斯等国多所高等院校开展学术互访、交换学习、交流演出等。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达成“2+2本科双学位” “1+1+1音乐表演专业硕士双学位”培养协议,在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3个专业联合培养学生。每年邀请多名国外专家学者和艺术家来院讲学、进行大师班授课和举办音乐会等,并集中开办暑期国际课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