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心理健康研究所发起于2008年,成立于2023年,前身为 2018年成立的西南大学音乐心理学团队。该所本着贯彻实施“健康中国”理念,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神经生理心理学、音乐美学等学科范式,以“音乐情绪情感”为核心,进行“音乐感知、音乐思维、音乐技能、音乐创编、音乐表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所所长由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重庆英才计划·名家名师” 称号获得者郑茂平教授担任。团队核心成员具有艺术学、心理学、教育学、民族学等多学科交叉背景、博士学位和研究经历。研究所下设“学术研究团队”“音乐教育团队”“音乐表演团队”“音乐产业团队 ”“音乐心理健康实验室”“民歌景观团队”等,具有脑电实验室、音乐声学行为测量实验室和音频智能编辑实验室等。近两年来,中国音乐心理健康研究所成员在郑茂平教授的带领下多次在《Frontier in Psychology》《Frontier in Education》《中央 音乐学院学报》《心理学报》等国内国际期刊上发布了高水平研究成果,带领团队参加了“第一届全国音乐教育实证研究学术会议”“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中国心理学会音乐心理专委会第四届学术年会”等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投身于公益执教与广大社会实践当中,为中国音乐心理健康研究提供了理论、方法与实践支撑。
中国音乐心理健康研究所组织架构
姓名 |
职务 |
简介 |
照片 |
||
郑茂平 |
所长 |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心理学博士,音乐心理学博士生导师,声乐表演硕士生导师。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兼职教授,全国艺术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考试指导委员会会员,教育部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特聘专家,国家艺术基金特约评审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英才计划名家.名师,重庆社科论文一等奖获得者,重庆文艺奖获得者。重庆市学校艺术教育协会理事长、重庆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心理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男高音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校第七批特色专业(音乐表演)负责人,2019 国家首批一流专业“音乐学”建设点负责人,重庆市特色专业(音乐学、音乐表演)负责人,重庆市音乐教育学创新团队负责人,重庆市音乐表演心理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负责人,西南大学音乐心理学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音乐心理健康研究所负责人。 长期致力于音乐教育心理、音乐表演心理、音乐审美心理、声乐表演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出版《音乐审美的心理时间》《爱国主义音乐审美》等专著5部,主编《20 世纪中国音乐心理学》(文献卷)14 部,主编《音乐基础能力训练》《音乐心理学教程》以及《爱国主义经典音乐教育系列丛书》等其他教材与著作20余部,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点课题“音乐审美心理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指导学生多人在各级各类专业音乐比赛中获得奖项若干。 创新性提出音乐教育“多通道整合模型,音乐表演“真情模型,音乐审美“三维度”模型。研究主要涉及音乐教育与心理发展、音乐乐治疗与心理干预、民族音乐与文化传承等重要领域。 主持多项校级、省市级和国家级重要课题,荣获第四批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庆赛区选拔赛优秀指导教师等多项称号、并指导学生获得金钟奖、孔雀杯、全国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比赛、“珠江·恺撒堡钢琴”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成果展演⽐赛等尖端比赛荣誉。 |
|
||
刘颖 |
副所长 |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音乐心理方向硕导。基础心理学博士,统计学博士后。中国心理学会音乐心理专委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会员,重庆市音乐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北碚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重庆英才A卡服务人才,第四批重庆市学术技术后备人才(2024,艺术学)。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研究生/本科生教改项目和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科和国家社科面上项目。2022/2023年两次入围全国科协心理学会青年托举人才最终选拔,2021/2023年两次获得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入围奖,2016/2018年两次获得全国心理学大会博士论坛一等奖。在SCI、SSCI和CSCI等发表论文30余篇,指导学生获重庆市优秀本科生论文、重庆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 曾受邀中国—东盟高等艺术院校艺术交流论坛、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届音乐教育大会、中国心理学会音乐心理专委会和ICMRI(韩国医学核磁影像会议)等大会做报告,并在全国多所中小学、事业单位和社区养老院讲授音乐心理健康课程。现受聘为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音乐心理健康指导专家,担任《Psychology of Music》《Frontiers in Psychology》等国际期刊审稿人。 |
|
||
刘潇林 |
副所长 |
长期从事音乐心理、音乐美学以及民族声乐的教学科研工作。曾获教育部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专业技能展示单项奖”(声乐,第二名)、重庆市第二届声乐大赛优秀奖,指导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声乐比赛30余项,个人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本人主持主研教育部、重庆社科联、市教委科研项目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1项、重庆社科规划重点项目1项、社科项目2项、市教委科技重点项目2项、人文社科项目2项)。近年来,基于脑科学的研究范式和心理学理论,从事音乐心理、音乐美育、音乐治疗等领域的教育科学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国外SSCI来源期 刊8篇,CSSCI来源期刊1篇)。出版专著1部(文化自信 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研究)、教材1部(中国声乐作品选编)。13篇学术论文获重庆市社科联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重庆市教委科研成果与优秀美育案例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
|||
中国音乐心理健康研究所其他成员 |
|||||
姓名 |
专业技术职称 |
研究方向 |
|||
石丰恺 |
副教授 |
音乐与科技 |
|||
左倩 |
副教授 |
音乐教育、合唱指挥 |
|||
周方圆 |
讲师 |
声乐 |
|||
陈玉琨 |
讲师 |
声乐研究 |
|||
陈河霖 |
讲师 |
打击乐演奏与教育 |
|||
文韵涵 |
讲师 |
室内乐表演 |
|||
崔香 |
讲师 |
声乐表演 |
|||
李韵 |
讲师 |
作曲与作曲理论 |
|||
陈黎 |
讲师 |
民族器乐演奏 |
|||
王湘琦 |
讲师 |
钢琴表演 |
|||
魏碧君 |
讲师 |
手风琴表演 |